在上一篇文章中,我提到個人品牌需要了解自己要用哪種姿勢面對市場,分別為產品型跟流量型打法。

而我個人是走產品型的打法,也是我認為一般人最容易達成的做法。

本文我會說明如何從 0 到 1 怎麼打造產品型的個人品牌——一個 100% 能賺錢的個人品牌,該怎麼經營。

內容會有點直白,可能沒有什麼粉紅泡泡,但還真的能賺點小錢;同時間,可行性會高的可怕,只怕你不敢做。


步驟一:想好你要賣什麼賺錢

既然我們不是要做流量型,那我們就要思考要拿什麼來跟市場討錢。

最簡單的就是靠接案、賣課程。

以我來說,可能是 SEO 接案、SEO 顧問、SEO 課程等。


功課

  • 羅列你認為你可以拿出去銷售的專業服務或項目。


步驟二:驗證該項目是否能賺錢

這是相當重要的步驟,也就是要「驗證該項目是否能賺錢」。

設計好自己想賣什麼後,你要思考另一個問題:這個項目市場上有沒有人願意出錢買?願意出多少錢?

好比說,你想靠算命賺錢,這就沒問題,因為市場上有願意為了算命付錢,也有人願意靠算命賺錢。

很多身心靈的服務不好賣,就是因為市場上沒有這樣的付費習慣,或是不覺得這個東西值得那麼多錢。


功課

  • 找出一個他人願意付費的服務,並過透過個人實測還是他人實測來驗證

怎麼驗證服務是否賺錢

關於怎麼驗證是否賺錢,我有幾個建議。

1. 實際去測試

這很幹話,但也很實際,畢竟你沒做不知道。

你可以先從社交圈開始提供付費服務,看有沒有朋友願意購買;又或是先提供免費服務,請朋友體驗完後回饋自己願意出多少錢。


2. 市場上有沒有供給者

看市場上有沒有供給者相當實際,也就是是否有現存的企業或自由工作者靠這個維生。

好比你知道市場上很多 WordPress 網站工程師,那麼你大概會知道靠這個是能賺錢的,是個能賺錢的技能。(但不見得能賺大錢)

你可以去接案網站或社群,分析大家會靠什麼技能來賺錢,作為自己驗證、設計服務的參考。


3. 市場上有沒有需求者

更直接的方法,就是去各大接案網站看有沒有廠商有相關需求。

像是在 104 接案網,你會發現有人需要找人做記帳、中文聽打、平面設計、活動執行、教人騎腳踏車……等。

這些都是願意花錢的人,如果這些人花的錢夠多、人數夠多,你就能靠此活下來。


步驟三:進行服務推廣跟曝光

到這個階段,你算是有了一個「產品」了,下一步就是要開始銷售產品。

此時就是要開始做行銷的時候了,你需要讓更多人認識到自己,藉此獲得更多案源。

以下是幾件你該做的事情。


1. 在社群大聲呼喊自己的服務

在這個階段,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在社群上大聲呼喊自己的服務,讓大家知道「出了什麼問題,可以找你處理」。

現代人的分工越來越細,這意味著我們對於非專業領域的技能會更加薄弱。

因此,我們的生活都會碰很多的疑難雜症,很需要其他領域的專業人士協助。


善用「剛好認識」的力量

試想,你身邊認識幾個理髮師?幾個矯正牙醫?幾個 UX 設計師?幾個健身教練?幾個物理治療師?幾個 SEO 顧問?

除非你是相關行業的人,否則對於非本身專業的人脈都會比較有限,上述你有 1~2 個認識的朋友就很不錯了。

那麼這時候如果你剛好碰到相關的疑難雜症,你是不是會優先問你那個朋友?

這就是「剛好認識」的效果。


畢竟現在大家都這麼忙,沒有那麼多心力去市場比價、找到最好的外包商,更多時候我們只需要「夠好用」就好了。

所以要怎麼創造「剛好認識」的條件呢?

你要「很容易」讓別人知道你能提供什麼價值、解決什麼價值,更要讓別人很容易認識你。

第一步,就是在社群上不厭其煩的說明自己可以解決什麼問題,並且多幫別人解決問題,來加強這個印象。


2. 瘋狂貼上特定標籤

想到聶永真你會想到什麼?平面設計、產品設計、藝術?但總之不會是跳舞或煮菜吧?

這就是一個人身上的標籤是否集中跟好理解,許多人在個人品牌早期在自己身上貼了太多無關的標籤,這會為自己的產品推廣增加不少難度。

好比說,一個人說明自己是:算命師、程式設計師、內容工作者。

但如果他沒有「證明」特定標籤的能力,其實大家會不太敢找這個人合作——你這個人到底想幹嘛?


相對的,如果今天一個人幾乎只分享前端程式的技術,寫教學文、演講、並且可以解答你前端的相關問題,此時你會覺得這個人是個前端的高手,且值得信賴。

你會知道你該找這個人問什麼問題、解決什麼困難,而這點在單一標籤之下,更容易做到。

詳情可以參考《定位》這本書。


3. 寫 24 篇專業文章

要替自己貼標籤還有一個終極做法,就是撰寫 24 篇專業相關文章。

為何是 24 篇呢?這個數字我是從《為什麼粉絲都不理我》中看到的,他認為撰寫文章達到 24 篇後,內容行銷就會開始發力。

而我個人蠻喜歡 24 這個數字,這是一個有點勉強、但又不會達不到的數字,同時我認為還有以下好處。

  • 不會寫太久:以一周一篇來說,約莫半年就可以達到了,不然 9 個月也能達到差不多的程度。
  • 測試專業水深:24 篇是一個測試自己專業水深很好的機會,如果你寫不到 24 篇,大概你對這個專業領域也不夠深刻,之後做服務會很辛苦。
  • 持續曝光:因為你文章不會忽然寫完,因此你會「很自然的」在市場長期曝光,並且讓別人知道你的專業為何,達到社群溝通跟貼標籤的目的。

因此,請你現在開始找一個部落格平台或自己架站,開始寫 24 篇相關的專業文章吧。


我個人怎麼做的

我個人在前幾年就有這個問題,我寫了很多發散的主題,一下行銷、一下公關、一下 SEO、一下寫作。

其實這些主題沒有差異那麼大,只是我每個標籤都不夠讓市場信服,所以我 2020 年 4 月做了個改變,我要寫爆 SEO 的主題,在 2020 年共寫了 20 篇 SEO 文章,將近 80,000 字。

從那個時候開始,我就設定自己是個 SEO 專家,集中寫 SEO 的內容,去社群回答 SEO 的疑問、解決朋友的 SEO 問題,瘋狂在自己身上貼 #SEO 的標籤。

經過這 8 個多月的努力,我在 SEO 方面的專業跟存在感,已經被不少人肯定了——這就是集中的力量,大力出奇蹟。


功課

  • 集中專業跟標籤
  • 去社群說明自己的專業
  • 去社群說明自己能解決什麼問題
  • 撰寫 24 篇專業文章

步驟四:設法提升單位時薪產值

在之前的文章我提過,產品型個人品牌如果是以服務為主,你的收益公式就是:

收益 = 單位時薪 X 工作時數

受限於我們的工時都有限,而且隨著體力下滑,不可能靠工時提升總收益。

因此提升單位時薪、提升單價,是絕對要嚴格正視的問題。


怎麼賺得更多?

至於要怎麼賺得更多,如果你是個體作戰,你就要思考怎麼提高服務的單價。

那麼要怎麼提升服務的單價呢?你就需要提供更好的服務、找到更好的客戶。

客戶想要的東西,往往就是:又快、又好、又便宜。

既然我們希望自己變貴,那你就要提供額外的價值,讓客戶知道「你值這個錢」。


像是同一堂簡報課,一個普通人開簡報課,跟王永福老師開簡報課,課程價格就是差了 10~100 倍。為何會有這樣的差異?因為福哥的課有不可取代性、因為老師耕耘的夠久、口碑夠好、專業夠深……等等。

這一塊我認為你需要去多體驗頂尖的服務跟產品,去感受一下人家為何會賣這麼貴?怎麼做到的?自己能不能學習?

只有自己花過錢,才能知道別人為何願意花錢。關於細部的討論,我後續會再跟大家討論。


開公司好嗎?

另一方面,你也可以自己開公司,建立團隊,這樣就可以比較突破「個人工時」的問題了。

但我認為管一間公司的成本不是開玩笑的,你突破了個人的工時,但卻要負責更多人的薪水,很可能比個人接案還虧,甚至不如回去好好打工。

畢竟我們是想賺錢,不是來做慈善的。


功課

  • 思考怎麼讓自己的服務漲價
  • 怎麼提供給客戶更高價值的服務
  • 怎麼跟客戶收更多的錢
  • 去體驗別人的高價服務跟產品

結語:就算能 100% 賺錢,也不要輕易梭哈

最後一個,就是我建議你不要輕易梭哈,不要輕易離開你原來的正職工作。

我的標題看似聳動,但其實沒有,畢竟只要通過「步驟二」的測試,你就是 100% 可以賺錢,賺多賺少而已。(真是狡猾 !)

有趣的是,當你經歷過步驟一到四,你可能發現:其實給人打工還不錯。


雙邊下注、雙邊作戰

當你在市場接案的時候,你可能會發現公司有時候真的很賺、很不當人,但公司也的確替你承擔了很多風險。

所以說,當你還沒有辦法把個人品牌建立的很穩固的時候,我建議你雙邊作戰、雙邊下注,同時做公司跟個人的事情,可以說是某種「槓鈴策略」。

你說這樣會不會很累?當然累,有夠累,但透過這樣的做法可以最大的控制風險,讓你不會因為短期內的資金短缺,而去做一些很愚蠢的事情。

同時間,你個人也會更有底氣,你知道就算今天公司忽然把你裁了,你也不會一無所有,你還有其他選擇。

甚至,你很有可能更加清楚公司可以帶給你什麼,而接案的磨練,也會讓你對於市場更加敏銳跟敬畏。


每個月多 5,000 元,生活就有機會改變

這篇文章或許有人會覺得沒什麼新意,一點都不 sexy。

但當你觀察市場狀況後,發現一般人能賺錢的方法沒有你想像的多,真的能賺大錢的賽道,早就擠滿了熱血的創業者跟一堆鬼才了。

上述的方法大概不能讓你賺大錢,我也不期待可以賺大錢,但我希望能讓你每個月多賺個 5,000 ~ 10,000 元就好,而這不是個太過分的目標。

2018 年,台灣的薪資中位數是 50 萬元,平均一個月約 4 萬;如果按照平均調薪幅度 3%,你要花四年,才能每個月增加 5,000 元的薪水。

相對的,透過產品型的個人品牌,你每個月要多個 5,000 ~ 10,000 元並不算太難。

有了這筆錢,你可以開始住好一點,又或是去上課、去進修、吃好一點、去投資、去諮商,你會有更多籌碼,讓自己的人生軌跡可以往好的方向移動,而這正是我希望帶給各位的。


那麼本次就聊到這,希望這篇內容對於你打造個人品牌有所幫助,我們下次見。

法蘭克

留下一個答复

請輸入你的評論!
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