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:本文整理自 2020.09.15 電子報內容


嗨嗨,又見面了,你週二好嗎?

最近我還是很累,但我寫電子報時很開心,收到你回信也會很開心哦;歡迎本周也來找樹洞玩耍。

那麼今天想來聊個近期我很有感的改變: 我洗澡不聽 YouTube 了。


有一陣子我洗澡很常聽 YouTube,覺得能好好善用這段時間聽些有營養或沒營養的,有營養的自我感覺良好、沒營養的覺得也有娛樂到。

而為了能讓聆聽體驗更好,我還去申辦了 YouTube premium,跟準備了一個防水藍牙喇叭。這樣組合的確過癮,洗澡聽 YouTube 的確更方便了。

但最近開始我改掉了這個習慣,為什麼?


這年頭要打發時間太容易了

認真說起來,這年頭要打發時間太容易了,除了成千上萬的 YouTube 頻道或 Netflix,而且平台還希望你影片不只看過一次(而許多影片的確不只看過一次看)。

同時,現在連火熱的 Podcast 或音頻課程,也連我們的耳朵都不放過了。搭配上 AirPods,你可以隨時隨地(這已經不是比喻了),聽 KKBOX、聽 Podcast,完全聽不完。

但相對的,儘管我的時間被各種填補,我卻失去了大量思考的時間,而這對我來說卻是極其有害的。


選擇「留白」需要勇氣

大家都知道機會成本這件事,你選擇做了一件事,就不得放棄另一件事;在這個當下,如果你選擇什麼都不做,這種損失感似乎是更加強烈的。

就像是足球守門員面對射門,儘管什麼都不動或許是最好的選擇,但我們總是希望自己可以有所行動,好證明自己不是個坐以待斃的白癡,因此還是為行動而行動。

心理學上,稱這個為行動謬誤。而我覺得現在這個 moment,現代人多多少少也有這樣傾向,因為資源太多,選擇留白似乎就像是去吃到飽,最後決定只拿了一杯白開水一樣。

但在這個當下,或許我們的確需要一杯純粹的白開水。


思考,需要空間跟時間

有人認為輸入資訊的當下就會產生思考,但實際上深刻的思考往往是發生在非輸入的時刻。

看影片、聽音頻的當下,我們大腦主要職責是接收資訊,但要如何把這些資訊轉為更有意義的知識跟觀點,就仰賴我們進一步的深度思考。

很多人會說在洗澡時會文思泉湧,像是阿基米德在洗澡時大喊:Eureka!之後發現了浮力。以我個人來說,如果最近要提案或者寫稿,洗完澡後總是能把簡報的 flow 調得更順一點,文章舉例更加契合一點。

根據科學研究,洗澡時的確會更有創造力,而平常我們在散步、放空時,也會特別有創造力。

不過我想現在無處不在的影片跟音頻,很有可能破壞了我們難得的思考時間了。


對於無聊的抗打擊能力,是一種重要能力

對於這些影片平台來說,佔領我們的注意力越久,他們就能獲得更高的商業價值;然而這一點未必與我們的利益一致。

演算法的設計是為了讓我們上癮,而這個上癮卻未必能帶來快樂跟意義。同時間,當被演算法填補了所有空隙後,我們就容易停止思考,成為被演算法餵養的寵物。

但為何要抵禦這件事情這麼困難呢?我想很可能的理由是:思考太無聊了。(反正我很閒的這支影片,其實就在探討這個概念)

相較於面對空無一物的沉思,只是單方面的接收資訊,甚至是一些笑料,對於大腦來說或許是更輕鬆的一件事。


「在接下來的世紀,最需要保護的人類資源,大概是我們自己的意識與心智空間。」——觀察的藝術

儘管我現在還是很難擺脫這種無意義的資訊攝取,但我先嘗試從洗澡開始,慢慢保護自己的思考時間。

我也邀請你嘗試看看,在生活中剃除一些「看似很補」的資訊,把時間還給自己的大腦,保護好自己的思考時間,或許你也會不一樣的收穫 : )

另外,最近我上了新的文章《分析部落格成效居然如此輕鬆:用 Data Studio,達成 GA 跟 Search Console 做不到的事情!》,歡迎有興趣的朋友觀賞。

那麼我們下次見

法蘭克
2020.09.15

留下一個答复

請輸入你的評論!
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