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avicon02

SEO 已死真相:使用者都不用 Google?AI 時代終極 SEO 策略

SEO 死了嗎?事實是什麼?我們該放棄 SEO 嗎?本文會提供大量的數據、相關資料連結,來提供給你判斷這個命題的答案。

「沒有人用 Google 搜尋了啦!」

「Z 世代都用 TikTok/IG 搜尋(餐廳)」

「大家都用 ChatGPT、Perplexity,誰用 Google Search?」

SEO 已死,是 SEO 人員的月經題,過去數年都會聽到,甚至每個月總會聽到幾次,但這次的確不一樣。

從 2023 年開始,AI 的確開始真正意義上的侵蝕了 SEO 的流量,也造成 SEO 行業的許多消極看法。

但事實是什麼?我們該放棄 SEO 嗎?本文會提供大量的數據、相關資料連結,來提供給你判斷這個命題的答案。

文末也會提供我的看法,歡迎你來判斷是否實用。


Google 內部:關於 SEO 下滑的相關事實佐證

Google 搜尋的零點擊(Zero Clicks)比例持續上升

由於 Google AI Overviews、AI Mode,零點擊搜尋(Zero Clicks)有所上升,這代表消費者搜尋關鍵字後,沒有創造任何點擊、任何的流量就離開了。

2025.3 月,美國 27.2% 的搜尋未點擊就結束了,而 2024.3 月這一比例為 24.4%。

同期,歐盟/英國的零點擊搜尋比例從 23.6% 上升至 26.10%。

資料來源:Zero-click searches rise, organic clicks dip: Report

Image10
Source

Google AI Overviews 與 AI Mode 造成點擊量下降

Google AI Overviews(AIO)會讓搜尋結果頁(SERP)上直接提供整合性的答案,讓使用者在第一個畫面(第一屏)獲得答案,使用者就不會點擊了。

這件事從 2025.5 開始大量增加,造成所謂的大脫鉤狀況(SEO Great Decoupling)——點擊下降、曝光上升。

重要相關資料,強烈推薦閱讀,能幫助你了解 Google Search 的最新進展。

Impressions Vs Click 974
點擊曝光大脫鉤:資料來源

Google Search CTR 下跌

CTR 下降 34.5%:Ahrefs 2025.7 更新的 30 萬關鍵字研究指出,當 SERP 出現 AI Overview,首名網頁平均 CTR 下降 34.5 %。

而 Google AI Mode 則會加劇此狀況。


相關流量下滑數據

MailOnline(新聞):Marketing Tech News 資料顯示(2025.07),當 AI Overviews 出現時,MailOnline 桌面點擊率驟降 56%,行動端亦下滑 48%。

CNN Underscored(產品評測/商業內容):《華爾街日報》指出(2025.02),Google 搜尋導流量較去年同期減少約 25%。

Tripadvisor(旅遊平台):Digiday 引用 Statista 流量統計(2025.07):月訪問量由 2023 年初的 1.46–1.69 億降至 2025 年 2 月的 1.2 億,約 -18%。


不同的流量下滑原因

Stack Overflow(開發者社群)、Chegg(線上教育),這類的流量下滑可能是因為問題本身被 AI 處理掉了,本來要搜尋特定答案,但 AI 工具已經能提供更好的解釋。

這部分是從搜尋的源頭開始被影響(關鍵字的曝光量與搜尋量)。


小結:大脫鉤時代來臨,Google Search 流量天花板見頂

透過上述資訊,整個大環境的確天花板下降,很多網站的流量下滑。

目前行業普遍討論流量會下降 20~30% 左右。

所以目前你網站流量還是持平,本身就已經很厲害,值得跟老闆邀功。

而局部的增長仍有機會,我手上的很多客戶流量仍然創新高。

但下滑僅是下滑,不是歸零。SEO 流量是下滑,但現況來說仍然有一定且足夠的流量。

Image9
Source

Google 流量與其他 AI 搜尋工具市場狀況

以下整理各個主要的 AI 搜尋經營狀況,幫助大家理解 Google Search 目前的狀況。

Google Search

  • 搜尋平台:Google Search
  • 資料時間:2025-08-15(資料來源
  • 使用者:全球網際網路使用者約 5.65 billion(Google 市占 89.8 %)
  • 查詢量:13.6 billion/day(≈ 5 trillion/year)
  • 對比 Google 搜尋佔比:100 %(本文基準值)

ChatGPT Search

  • 搜尋平台:ChatGPT Search(OpenAI)
  • 資料時間:2025-09-16(OpenAI 使用報告
  • 使用者:700 million WAU(每週活躍,用戶量)
  • 查詢量:2.627 billion messages/day × 24 %「Seeking Information」≈ 0.63 billion/day
  • 對比 Google 搜尋佔比:≈ 4.6 %

Perplexity AI

  • 搜尋平台:Perplexity AI
  • 資料時間:2025-07-25~2025-08-01(官方與第三方統計
  • 使用者:22 million MAU
  • 查詢量:780 million queries/month ≈ 30 million/day
  • 對比 Google 搜尋佔比:≈ 0.22 %

Microsoft Copilot & Bing AI Search

  • 搜尋平台:Microsoft Copilot & Bing AI Search
  • 資料時間:2025-07-30(財報)/2025-09-21(Bing 統計)
  • 使用者:100 million MAU(Copilot 全家桶)
  • 查詢量:Bing 450 million/day(含 Copilot 搜尋介面)
  • 對比 Google 搜尋佔比:≈ 3.3 %

整體 AI 搜尋市場

  • 搜尋平台:整體 AI 搜尋流量(ChatGPT+Perplexity+Copilot 等)
  • 資料時間:2025-08-27(SE Ranking 研究
  • 查詢量:AI 平台僅佔全球網路流量 0.15 %;傳統自然搜尋為 48.5 %
  • 對比 Google 搜尋佔比:流量基準換算約 0.3 %(0.15 ÷ 48.5 × Google 89.8 % 市占)

小結:AI 搜尋與 Google Search

  • 即便生成式 AI 搜尋工具高速增長,其「查詢量」目前合計仍不到 Google 的一成,流量層面甚至不到 1 %。
  • ChatGPT 已是唯一日搜尋量突破 5 億的 AI 工具,對 Google 造成的邊際競爭最明顯。
  • Perplexity 與 Copilot 仍屬「百萬級」日查詢規模,多集中在開發者與生產力場景。
  • Google 透過 AI Overviews 與 Gemini 持續把生成式體驗內嵌到自家搜尋,以鞏固流量和變現基礎。

Google Search 的增量機會

1. 查詢量:兩年連續增加

規模:

  • 2024 年估計處理 約 8.3 億次/日(年逾 3 兆次)搜尋。
  • 2025 年多項研究預測已上升至 13.6–16.4 億次/日,年化約 5 兆 – 5.9 兆次,較前一年增幅介於 20 %–97 %,差異來自統計方法不同。

即時節奏:平均每分鐘處理 9.5 百萬搜索;每秒近 19 萬。

查詢多樣性:Google 仍有 15 % 的每日查詢屬「從未見過」的新問題,顯示資訊需求持續擴張。

年增長印證:SparkToro 追蹤 2024 年整體查詢量年增 21.6 %;Google 內部也在法說會上強調 AI Overviews 上線後帶動使用量「以十億次計」。

Google Daily Searches Growth 1
Source

2. 流量與使用者行為

站點總訪問量

Similarweb 指出 google.com 2025 年 8 月訪問量 84.2 億次/月,仍為全球第一,且約為第二名 YouTube 的三倍。

前一個月估計為 83.9 億次,月跌僅 0.7 %,顯示高基期仍保持穩定。

Image18
Source: SimilarWeb

3. 市佔率:高檔小幅波動

StatCounter 2025 年 8 月全球搜尋市佔 89.8 %,較 2024 年的 91.5 % 略降,但仍遠高於 Bing 3.9 % 與其他對手。

部分月份首次跌破 90 % 的新聞引發「AI 搜尋威脅」討論,但實際波動僅 ~1–2 個百分點。


4. 財務貢獻:搜索仍是現金牛

Alphabet 財報顯示:Q2 2024 Google Search & Other 營收 48.5 億美元;同比成長 14 %。

Q2 2025 此項目提升到 54.2 億美元,年增 12 %,占 Alphabet 營收最大比重,且零售、金融兩大垂直貢獻最多。


搜尋需求的本質:搜尋消費端需求不減反增

搜尋(Search)之於消費者,需求並未有任何的減少,且必定增加。


網際網路資訊爆炸,搜尋即是篩選(filtering)

  • 全球資料量劇增:IDC 預測「Global Datasphere」將從 2019 年的 45 ZB 膨脹到 2025 年的 175 ZB,六年間放大逾 4 倍。
  • 網站與網域:持續「生太快、死太慢」:2025 年 7 月 Netcraft 掃描到 1.275 兆 個網站;較 2025 年 1 月增加 113 萬個網域。
  • 電商與產品資訊:SKU、店家雙雙倍增:Amazon 商品數已達 ≈ 600 million,較 2017 年幾乎翻倍。

為何人們需要搜尋?因為資訊太多、雜訊太多,人們需要中間商協助篩選出有價值的資訊,而正是 SEO 一直努力在做的。


搜尋與行銷漏斗

根據 Digital 2025 Taiwan,消費者發現品牌(Brand Discovery)、線上產品研究(Online Brand Research)、最多數位行銷預算花費(Digital Ads Spend),搜尋引擎都是第一名。

從此能得知,搜尋引擎依然是做生意最重要的一環之一。

Image20
Source: Digital 2025 Taiwan

同時,消費者為了搜尋的理由,包含蒐集資訊、尋找評價、研究產品使用,也都依然存在,這點並不會因為 AI 而改變。

Image19
Source: Google

AI 搜尋的本質,依然是搜尋與網際網路

而至於最多人討論的議題:AI 搜尋是否會消滅傳統的 SEO。以及,傳統的 SEO 是否沒意義了?

對於這題,我的答案是堅決的 no,SEO 依然非常有意義。

核心原理在於:AI 搜尋並非是一個「橫空出世、與傳統搜尋毫無關聯的工具」。

相對的,AI 搜尋更像是傳統搜尋的升級版,他更有效率、更客製化、更有脈絡性的吸收網路資訊,並提供答案。

AI 搜尋的資料來源並非憑空產生,也是從原本的網際網路取用,特別愛使用高排名。

  • Microsoft 官方文件描述 Grounding with Bing Search 的流程:先用 Bing 搜尋公開網頁、擷取「relevant chunks」,再讓大型語言模型生成答案,並保留網址引用。
  • Originality.ai 針對 1.2 萬筆 AI Overview 引用分析:52 % 的引用來自 Google 傳統 SERP 前 10 名;近 90 % 落在前 30 名。

AXO 全搜尋體驗框架:布局每一個重要的 AI 搜尋節點

針對 AI 搜尋的不同層次,我區分為:

  • 資料優化:SEO (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)
  • 答案優化:AEO (Answer Engine Optimization)
  • 連結優化:GEO (Generative Engine Optimization)
  • 購買優化:BEO (Buy Engine Optimization)
  • 代理優化:AAO (AI Agent Optimization)

這就是所謂的 AI 全搜尋體驗(AXO 全搜尋體驗),詳請參考《AXO(AI 全搜尋體驗優化):一次理解搜尋的未來與布局》。

這些包含 AI 時代的答案曝光(曝光)、互動點擊(互動)、實際購買(購買),也正好符合搜尋漏斗的三個階段。

而上述這些 AXO 的基礎,就是 SEO 的資料來源;如果你原本的 SEO 沒做好,你根本吃不到 AXO 的大餅。

隨著 ChatGPT、Gemini 這些 Super App 越來越強大,SEO 跟 AXO 將成為影響人類集體潛意識的基礎,影響消費者的集體認知。

Axo 250722


總結:SEO 未死,且面對更宏大的市場

我經過多個月的思考,我得出的結論就是:SEO 儘管在基本的「點擊」上,可能不如以往來的有機會,但 AXO 的出現,讓 SEO 有機會、也必須,參與到更宏大的世界。

AI 搜尋對於消費者來說,是更大的機會、更好的使用體驗,並且能創造更多的使用情境跟商業價值。

而 SEO 將會參與、影響這一切的發展走向。

如果沒參與這一切,在未來的世界,你的品牌就是無人知曉且隱形的(Unknown and Unseen)。

面對這個遊戲,我認為所有品牌、行銷人都沒有拒絕的權利,因為這是不可抵抗的未來。

希望本文能幫助你了解 SEO 的發展方向,祝福你。

Frank Chiu

Frank Chiu
Frank Chiu

SEO 顧問、行銷顧問。協助本地企業與跨國企業導入 SEO 跟行銷方案,包括:雀巢、凱基銀行、大人學、居家先生、IKEA、Vocus 等。

訂閱電子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