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登入
- 註冊
內容行銷全攻略:一次搞懂內容行銷的做法與成功案例
與傳統硬式推銷(純廣告)有所不同,內容行銷的重點在於:幫助目標讀者解決問題或取得資訊,藉此累積品牌信賴與忠誠度。

現在消費者的選擇很多,有無數的廣告訊息供他們選擇。如果只是品牌自說自話,那麼注定被消費者忽視。
內容行銷(Content Marketing)的核心思維在於「品牌先提供有價值的內容,讓消費者願意與品牌互動」。
與傳統硬式推銷(純廣告)有所不同,內容行銷的重點在於:幫助目標讀者解決問題或取得資訊,藉此累積品牌信賴與忠誠度。
可以說,如果只是品牌自說自話的,那我們會稱「廣告」(advertisement);如果是受眾想要看的,那更接近「內容」(content)。
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內容行銷的祕密。
內容行銷的定義與背景
內容行銷的緣起
內容行銷不是新鮮事,老早就在進行了。
1895 年:美國農機公司 John Deere
創辦了季刊《The Furrow》,主動為農民提供農業知識,被視為「先提供有價值資訊,再帶動產品銷售」的初期案例。
1900 年:法國米其林兄弟
推出《米其林指南》,起初包含汽車地圖與保養資訊,之後以餐廳評鑑聞名。透過實用資訊的分享,間接刺激了輪胎的使用需求。
當然就我個人而言,我不覺得在 2025 年《米其林指南》是很成功的內容行銷案例,因為這個內容離原本產品的連結有點遙遠。
數位時代的內容行銷
進入 21 世紀後,隨著網路與社群媒體的迅速普及,內容行銷的價值也水漲船高。
Joe Pulizzi(喬.普利齊)在 2000 年代中期開始大力推廣 「Content Marketing」概念。
並於 2007 年前後成立專門研究機構「Content Marketing Institute」(內容行銷學院、CMI),使「內容行銷」成為全球行銷界的一大焦點。
如今,幾乎所有企業嘗試都將內容行銷納入數位行銷策略的核心要素。
內容行銷最重要的是什麼?
過去的廣告更像是強迫消費者觀看,廣告內容是品牌為主,以品牌希望消費者看到什麼作為標準。
隨著廣告內容越來越多,有人提出一種想法:如果我產生「消費者想要主動觀看的內容,那會如何?」
這便是內容行銷的最大價值:透過提供優質的內容,讓消費者願意與品牌互動,讓消費者主動喜歡上品牌,而不是被迫聽令。
隨著消費者的主動權越來越大,提供高相關、高價值的內容行銷,變越來越受歡迎。
內容行銷的重要提醒:行銷>內容
對於許多人來說,會不小心走入誤區:看重內容大於行銷、看重流量大於業績。
但內容行銷、內容行銷,終究是「行銷」。
行銷,就是要帶來業績、帶來銷售、帶來短期或長期的業績成長。
因此再規劃內容行銷時,千萬不要忘記行銷的責任:盡可能提升對於業績及商業的影響力。
延伸閱讀:《市場行銷學:「行銷」(Marketing)到底是什麼?深入挖掘行銷定義與本質》
與內容行銷高關聯的概念
許可式行銷(Permission Marketing)
核心概念:透過取得用戶的「許可」後,才進行後續的行銷溝通。
最典型的例子包括電子報訂閱、線上社群追蹤、簡訊同意接收等。
而許可式行銷,通常也是因為提供了有價值的內容,使用者才會同意。
應用重點:
- 在用戶主動留下聯絡方式或同意接收行銷訊息之後,企業才進行持續而深度的互動。
- 與「推播式廣告」相反,使用者通常對資訊保持更高的興趣與黏著度。
- 例如:當消費者在網站上下載電子書、報名活動、訂閱電子報,都代表他們對品牌的資訊感到興趣並同意後續收到更多訊息。
集客式行銷(Inbound Marketing)
核心概念:相較於傳統「推播式」廣告,Inbound Marketing 強調「透過有價值的內容與資訊主動吸引潛在客戶」,讓他們「找上門」。
包含範疇:
- 內容行銷:產出並分享有價值的內容(如部落格、影片、電子書、Podcast),吸引感興趣的用戶點擊或追蹤。
- SEO:透過搜尋引擎優化(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)讓內容更容易被尋找到,進而帶來自然流量。
- 社群媒體行銷:透過社群平台與潛在客戶互動、建立信任。
- 電子郵件行銷(許可式行銷):在用戶留下電子郵件後,持續透過電子報或自動化流程來培養、教育、推動轉換。
SEO(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)
核心概念:讓網站或內容在搜尋引擎上獲得更佳排名與能見度,包含關鍵字研究、站內外優化、技術優化、內容策略等等。
延伸閱讀:《SEO 是什麼?》
與內容行銷的關係:
- 內容行銷需要好的 SEO 策略,才能增加搜尋引擎的曝光機會。
- SEO 需要優質且符合用戶需求的內容做支撐,才能獲得搜尋引擎青睞。
- SEO 的關鍵字天生就是使用者的需求,所以 SEO 內容天生就屬於內容行銷、集課式行銷。
內容行銷常見的 9 種媒介
只要對於受眾感興趣的媒介載體,都可以是內容行銷的使用武器。
以下列出常見的內容類型。
1. 文章內容
- 包括部落格文章、新聞稿、專欄等,用文字深度傳遞資訊。
- 若企業能定期更新部落格,不僅能展現專業度,也有助於 SEO 與網站流量提升。
知名案例:HubSpot 官方部落格(HubSpot Blog)
- HubSpot 作為 Inbound Marketing 的領先廠商,其官方部落格定期發佈行銷、自動化、銷售略等深度內容。
- 堅持長期且高品質的內容耕耘,不僅建立權威專業形象,也藉此吸引大量精準流量與潛在客戶。
2. 社群媒體貼文
- 在 Facebook、Instagram、X、Threads 等平台上發布的短文、圖片、短影片或懶人包。
知名案例:Wendy’s X
- Wendy’s 經常運用「毒舌」幽默來回應顧客或競爭對手推文,製造話題性。
- 其有趣的互動方式不但增加粉絲黏著度,也引發媒體、社群瘋傳,創造高知名度。
3. 影片內容、短影片
- 如 YouTube 教學影片、品牌故事、產品介紹等。
- 以生動的方式傳遞資訊,更能抓住目標客群目光。
- 短影片也是能進行大量傳播的工具。
知名案例:Red Bull YouTube 頻道
- Red Bull 大量投入極限運動與冒險題材影片的製作,內容極具衝擊力與娛樂性。
- 這些高張力的短片成功吸引用戶注意,也為 Red Bull 建立年輕、充滿活力的品牌定位。
4. 音頻內容、Podcast
- 利用 Podcast 或其他音檔形式的節目,以訪談或談話形式為主,能營造品牌親和力。
知名案例:Nike Trained Podcast
- Nike 的 Trained Podcast 專注於身心靈健康,邀請運動員、心理學家、研究人員等專家分享知識,強化 Nike 的專業形象
5. 電子報 / 電子郵件
- 向訂閱用戶發送內容精選、產品消息或獨家資訊。
- 電子郵件的「主旨吸睛度」與「提供的實用價值」是能否提高開信率的關鍵。
知名案例:Neil Patel’s Newsletter
- 針對數位行銷、SEO、網路創業的實務經驗分享,內容包含教學、工具推薦、最新趨勢等。
延伸閱讀:《電子報行銷是什麼?》
6. 白皮書與電子書
- 深入探討特定領域議題的長篇專業文件,多以 PDF 形式呈現。
- B2B 行銷裡經常用於收集潛在客戶名單,並為品牌樹立權威形象。
知名案例:IBM 的產業洞察白皮書
- IBM 針對各種產業(如金融、醫療、零售等)發布深度分析報告。
- 透過探討未來趨勢與技術應用,打造領域權威形象,並成功吸引需要專業解決方案的企業下載並留下聯絡資訊。
7. 資訊圖表(Infographic)
- 以圖像化方式呈現數據或觀點,能大幅提升資訊可讀性與分享度。
- 高品質的資訊圖表常有病毒式傳播效果(Viral),吸引更多流量。
知名案例:Visual Capitalist
- 以精緻、美觀且條理分明的方式呈現金融、經濟市場數據。
- 高度可視化的內容在社群媒體上被迅速轉發與討論,達到病毒式行銷的效果。
8. 互動內容及測驗
- 測驗、小遊戲、計算工具、問卷投票等,能讓受眾花更多時間參與。
- 例如投資模擬或品牌性格測驗,大大提高停留時間與互動率。
知名案例:《文博旅伴召集令:你是什麼形狀的人?》
- 非常吸睛的心理測驗,引爆社群媒體。
- 在短短 48 小時內突破 200 萬人進行測驗。
延伸閱讀:《心理測驗行銷:爆紅心理測驗有什麼元素?》
9. 線上或實體活動
- Webinar(線上研討會)、直播 Q&A、實體講座或體驗活動等。
- 本身提供即時價值,活動後也可再將內容剪輯成影片或其他形式的素材。
知名案例:Apple 新品發表會(Apple Event)
- Apple 每次的新品發表會都在全球引起廣泛關注,線上直播觀看人次極高。
- 活動結束後,剪輯精華影片在網路上持續發酵,進一步擴大影響力與口碑效應。
整合運用:一稿多用
企業經常採用「一稿多用」的策略,以觸及行銷漏斗中不同階段的目標受眾。
舉例來說,將部落格文章轉製成資訊圖表後分享到社群平台,或將影片內容轉成 Podcast 形式。
依照特定 KPI 及目標對象,選擇適合的內容組合才能獲得最大投資回報。
現在搭配 AI 工具,將單一內容裂變成多內容的門檻非常的低,請務必試試看。
延伸閱讀:《ChatGPT 使用技巧》
如何進行內容行銷?三步驟規劃好內容行銷
以下分享進行內容行銷的步驟。
步驟一:明確鎖定目標受眾與行銷目標
- 先深入了解你的產品或服務想吸引的族群特質,如需求、痛點、消費習慣等。
- 釐清行銷目的(例如提高品牌知名度、增加官網流量、獲取潛在客戶名單、推動銷售等)。
- 根據上述資訊,確定內容方向與主題。
步驟二:訂定內容策略與製作規劃
- 根據目標受眾與行銷目標,思考適合的內容形式(例如部落格文章、影片、電子書、社群貼文、Podcast 等)。
- 排出內容主題與發佈時程表(Content Calendar),確保定期、有節奏地釋出內容。
- 注意 SEO 關鍵字與優化策略,讓內容更容易被搜尋到。
延伸閱讀:《數位行銷是什麼?一篇文章幫助你搞懂數位行銷》
步驟三:執行與追蹤成效,持續優化
- 正式發佈內容後,透過分析工具(例如:Google Analytics、社群數據分析)追蹤瀏覽量、互動率、轉換率等關鍵指標。
- 觀察哪些內容吸引最多目標客群、帶來最大效益,持續加強或調整產出策略。
- 根據數據回饋迭代優化,分析哪類的內容效果最好。
內容行銷的核心要素
之所以能為品牌帶來長久商業價值,歸根究柢在於下列四大核心;若能符合這些要素,就更容易做好內容行銷。
提供價值,而非硬銷
- 先滿足受眾對知識或娛樂的需求,再引導他們採取後續行動。
- 與傳統廣告的直接推銷相比,能更有效培養使用者的好感與信任。
與受眾建立長期關係
- 內容行銷是一場需要持續努力的馬拉松。
- 定期且穩定地提供有品質的內容,才有機會與受眾保持長期互動。
- 「混個臉熟」有時候就是最大的意義。
塑造信任與權威
- 高品質內容有助於樹立品牌專業形象,進而成為業界權威或「意見領袖」。
- 一旦品牌取得專業認同,受眾的購買意願也自然而然提高。
- 如同「美上美皮膚科」,透過大量專業的 YouTube 影片及書籍,建立起專業形象。
內容品質與一致性
- 維持穩定的更新頻率與內容水準,讓搜尋引擎和讀者都更願意關注。
- 整合 SEO 與社群行銷等策略,形成「內容×搜尋」的良性循環。
- 許多網站、媒介開始斷更後,信任也會隨之慢慢淡化。
成功的內容行銷案例
案例一:Red Bull(紅牛), 極限運動內容塑造品牌精神
提到內容行銷的經典案例,能量飲料品牌紅牛(Red Bull)絕對榜上有名。紅牛長期投入於極限運動和年輕文化相關的內容創作,被譽為「一間賣飲料的媒體公司」。
其中最著名的行銷壯舉之一是 2012 年的「太空高空跳傘」(Red Bull Stratos)活動:紅牛贊助跳傘運動員 Felix Baumgartner 從距地球約 39 公里的高空跳下並成功著陸,打破多項紀錄。
紅牛針對此創舉製作了全方位的內容行銷活動,包括全球直播、幕後花絮影片、專家訪談和圖文報導等,打造出一次轟動全球的內容盛事。
高空跳傘任務的 YouTube 直播吸引了超過 950 萬人同時在線觀看,在各大社群媒體上引發瘋傳討論,相關影片和貼文分享數以百萬計。
這場活動大大提升了紅牛的品牌能見度,強化了紅牛與「極限運動、挑戰極限」形象的緊密聯繫。
除了 Red Bull Stratos,紅牛還經營著自己的雜誌和影音頻道,如 Red Bull TV 定期播出滑板、衝浪、自行車等極限運動影片。
透過源源不絕的精彩內容,紅牛成功將行銷轉化為消費者喜愛的娛樂,讓品牌精神深植人心,進而帶動了產品的熱銷。
案例二:HubSpot,以教育內容奠定集客式行銷權威
軟體業者 HubSpot 是 B2B 內容行銷的代表性範例。
HubSpot 創立於 2006 年,主打「集客式行銷」(Inbound Marketing)理念,提供行銷自動化和 CRM 軟體。
為了推廣 Inbound 概念及自家產品,他們投入大量心力經營內容資源中心,以「先教育市場」的方式來吸引用戶。
首先,打造高流量的部落格,每天產出多篇品質優質的文章,主題橫跨行銷、銷售、客服等,滿足不同讀者需求。
這些文章都進行了精心的 SEO 優化,使 HubSpot 博客在搜尋相關行銷關鍵字時往往名列前茅。
其次,HubSpot 提供大量免費資源,如電子書、範本、線上課程與網路研討會,訪客只需填寫聯絡方式即可下載,藉此獲得源源不絕的潛在客名單。
再次,網站上巧妙佈局各種轉換入口,例如在文章末尾加入試用註冊、產品 Demo 申請或進一步閱讀相關白皮書的 CTA,將感興趣的讀者引導進入銷售漏斗。
透過多年深耕內容,HubSpot 累積了權威的品牌形象與龐大的流量基礎,成為業界公認的行銷知識寶庫。
這直接為其業務帶來回報:有大量新客戶就是在閱讀 HubSpot 的文章、參加其課程後,認同了 Inbound 行銷的方法論,繼而選擇購買 HubSpot 的軟體服務。
可以說,HubSpot 的成功證明了「先幫人,後做生意」的內容行銷哲學在 B2B 領域的威力,其內容生態系為公司帶來源源不絕的商機。
而許多的 B2B 公司,如 Ahrefs、Neil Patel、SEMrush,都是相似的方式,透過教育內容來吸引客戶。
案例三:美上美皮膚科診所
美上美皮膚科是一家專業的皮膚科及醫學美容診所,由莊盈彥醫師和陳智亮醫師創辦。
美上美診所,以治療痘疤聞名,提供各種膚質改善服務,包括青春痘、凹痘疤、皮膚暗沉、毛孔粗大、斑點和老化細紋等治療。此外,還提供微整形(如玻尿酸、肉毒等)、雷射光療、醫學美容療程和客製化保養品諮詢等服務。
其中莊醫師在 YouTube 頻道「美上美皮膚科-莊盈彥醫師」分享大量的痘疤、雷射知識,建立起深度的信任感。
而這些影片內容,也有在美上美的實體門市外面使用,可以看到內容行銷的進一步利用。
案例四:戴蒙老闆
戴蒙老闆是貳輪嶼二手機車行的創辦人。
他利用短影音進行大量破圈,以分享機車知識為主題,幫助人們避開買機車的雷點,也是內容行銷非常好的案例。
小結:用內容建立信任感,就是內容行銷的真諦
上述內容行銷案例,你都能發現這些優質的專業內容,同時帶來了流量(行銷漏斗上層),同時也帶來的信任(行銷漏斗中層),這就是內容行銷的真諦。
先利他,然後讓客戶愛上你,進而產生交易。
內容行銷學習資源
內容行銷課程推薦
- HubSpot Academy 內容行銷認證課程(英文):由 HubSpot 免費提供,涵蓋行銷策略、內容分發、衡量指標等範疇,通過考試後可獲官方認證。
- Coursera「The Strategy of Content Marketing」課程(英文):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(UC Davis)與 Copyblogger 合作開設,約 5 週課程,適合了解內容策略與品牌故事架構。
- SEO 課程推薦:《SEO 排名攻略學》學會了 SEO,也掌握了內容行銷的重要基礎。
內容行銷相關網站
內容行銷書籍推薦
- 《為什麼粉絲都不理我? 不花廣告費的內容行銷實戰手冊》
- 《內容電力公司(增補更新版):用好內容玩出大事業》
總結:先利他、後利己
內容行銷的核心理念是「先利他,後利己」。
只要能持續提供具有價值的內容來滿足受眾需求,就能逐步累積對品牌的信任和好感,最終轉化為實際購買或長期合作關係。
從百年前的實體刊物(如 John Deere 的農業刊物、米其林指南)到今日多元的數位媒體,內容行銷始終圍繞著「利他思維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