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勤時使用電子書閱讀器非常輕鬆,也幫助自己多讀很多書
通勤時使用電子書閱讀器非常輕鬆,也幫助自己多讀很多書

我 2019 年的大小改變有不少,包含:升上主任、去上聲音課、買 Aeron、買升降桌、開始留油頭(這也算?)——但其中最重要的改變,就是「入手 Kobo Forma」了

毫不誇張地說,入手電子書閱讀器大幅改變了我的學習軌跡,半年多的閱讀量就超過了過去了 3 年的閱讀量、思維的成長也遠遠超過以往幅度,連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。

而且過程中,我也不感覺到自己很辛苦,或者逼自己多花很多時間讀書;相反的,我覺得非常的自在——我認為這都是電子書閱讀器的功勞。

接下來我要跟你分享,為什麼你該入手電子書閱讀器?電子書有甚麼好處?以及為何電子書閱讀器可以大幅提升的你的閱讀總量?還有為何電子書可以兼顧碎片學習跟系統化學習。(尤其是上班族!)

且聽我娓娓道來。


電子書的組成

首先,我們需要知道「完整的電子書閱讀體驗」是由兩個東西組成的,也就是「電子書(e-book)」+「電子書閱讀器(e-reader)」。

  • 電子書(e-book):軟體部分,平台如:readmoo、kobo、kindle
  • 電子書閱讀器(e-reader):硬體部分,機器如:mooink、kobo forma、kindle paperwhite

這兩者的特性,才讓電子書的閱讀體驗能如此美好,也跟下列我提到的電子書閱讀器優點密不可分。讓我們繼續往下走。


電子書閱讀器的 3 大優點,幫助你讀更多書

電子書閱讀器的優點不勝枚舉,我在這裡列舉 3 個我在這九個月中體悟最深的好處,與你分享。

電子書跟電子書閱讀器可以幫助我們多讀書

1. 把整個書櫃放到你的口袋裡

以前賈伯斯說過 iPod 可以「把 1,000 首歌裝進口袋裡」,讓人印象深刻。而這個概念套到電子書閱讀器身上也很適用、甚至更為強大了。

使用電子書閱讀器,你就是把一整個書櫃、甚至一座圖書館,搬到手上僅僅 8 吋、197 公克重的閱讀器中。

況且,隨便一本實體書約莫也要 500~600g 重,這個重量就是閱讀器的好幾倍了;而一個 8G 的閱讀器要裝上 800 本書都不成問題,你說輕盈不輕盈?

如果今天要出遠門,你光是帶兩三本實體書就有得你受了,而閱讀器完全沒這個困擾,旅途中想換書、想多看幾本書都輕而易舉。


2. 因為輕,所以可以到處讀

許多人其實很喜歡看書,但無奈於生活中「適合看書的地方」,實在太少了。

只要一本書稍微大一點、厚一點、重一點,你說我要怎麼在排隊時拿出來看呢?我在捷運上要怎麼看呢?畢竟燈光不夠、站立時不好閱讀、或者只有單手可以持書——這些不順遂都讓我們錯失了閱讀的大好機會。

的確,正是因為這些場景閱讀正常尺寸的書籍並不方便,所以日本出版社推出了許多「文庫本」,袖珍大小的尺寸,可以適應這種場合,讓你輕鬆閱讀。

而電子書閱讀器也有這樣的特性!

隨身攜帶的電子書閱讀器多半是 6 吋~8 吋,都是單手可以掌握的大小,你在公車、捷運、走路、排隊,通通可以拿出來看。

通勤時使用電子書跟電子書閱讀器非常輕鬆,也幫助自己多讀很多書
通勤時使用電子書閱讀器非常輕鬆,也幫助自己多讀很多書

也因為電子書閱讀器的特性,不管你讀那本書有多厚、多重,通通會變成你手上 167mm × 116mm 的螢幕大小,閱讀起來毫無負擔與壓力。

特別是許多有實體按鍵的機種,如:Kobo forma、Kindle Oasis、mooink Plus,你甚至不用滑動手指,只需輕壓大拇指就能優雅閱讀,無疑是通勤族的福音。

關於實體按鍵的美好,可以參考我這篇文章《Kindle Oasis 3 開箱及 Kindle 選購指南:精品質感、完美尺寸》。

Kindle Oasis 3 開箱及 Kindle 選購指南:精品質感、完美尺寸|電子書入門


3. 因為可以到處讀,所以讀得多

接著延續上一點,我認為電子書閱讀器的精華在於:大大擴展了人們的「閱讀情境」

什麼意思呢?本來我們覺得讀書就是要做在書桌前、或是沙發上、或要預留一段「完整的」時間,充滿儀式性的閱讀,才能好好讀書。但在這注意力如此稀有的情況下,對於許多人來說,這樣做只是為難自己而已——本來是為了讓自己更好的讀書,最後卻連幾本書都沒翻完,太可惜了。

實際上,我們「隨時」都可以閱讀,我們不需要讓自己困在嚴苛的前提下才能閱讀,也不用讓讀書這件事壓力這麼大。

舉例來說,平常一本不特別厚的商業書籍、社會科學書籍,約莫 4 小時就能讀完了,我們如果等公車 5 分鐘、在捷運上看 10 分鐘、坐電梯看 3 分鐘(好久的電梯),一天非常有機會可以看超過 30 分鐘、甚至更多。

那麼一本書,其實 7~8 天左右就能看完了,這樣一年少說也能看個 30 本,是不是遠超平均台灣人一年 的閱讀量了?我去年花半年看了 37 本書,就是靠上述方法完成的,所言不假。而我的目標是今年可以讀超過 60 本的書。

如果你是捷運或公車的通勤族,或是常外出的人們,請務必試試看這個方法。你會發現能夠閱讀的時間比自己想像的還要充裕。


小結:電子書閱讀器是「碎片化」跟「系統化」學習的甜蜜點

在前幾年,大家很常討論碎片化學習跟系統化學習的爭論。而電子書閱讀器我認為很恰巧的,剛好滿足了這兩點元素。

如前面所述,電子書閱讀器讓我們在很多情境下都能閱讀有價值的內容,雖然每次閱讀的篇章可能不多(碎片化);

然而,當我們把一本書慢慢看完後,又是得到了一個相對系統、相對完整的書籍論述(系統化),可以說兼顧了這兩者。

這件事對我來說非常誘人,也讓我獲益非淺。

我也期待熱愛知識的朋友們可以體驗一下這樣的學習節奏,相信會很有收穫。

善用電子書跟電子書閱讀器可以幫助我們多讀很多書


電子墨水特點:不傷眼、字體又大,完美取悅眼睛

上述說了這麼多電子書閱讀器的好處,其實都建立在電子書閱讀器的最重要特性上,也就是電子墨水絕佳的閱讀體驗!

對我來說,沒有電子墨水的,根本不能稱上好的電子書閱讀器。只要你使用電子書閱讀器讀過 5 分鐘的書本內容,就完全回不去了——你會驚嘆原來「電子墨水(e-ink)」是一個這麼厲害的東西。

因此在文章最後,我來補充一下電子墨水帶來怎麼樣的閱讀體驗。

為何電子書很好用?讓我們了解一下電子墨水技術示意圖
電子墨水技術示意圖

1. 電子墨水不反光、不傷眼

所謂的電子墨水,你可以粗暴的理解成為電子螢幕上的墨水吧,它自己不發光,就像是紙上的墨水一樣,它依靠反光被人眼所視;如果你用手機、用 iPad 看電子書,就算把亮度調低、開啟濾藍光,看個 30 分鐘後眼睛還是容易不舒服。

然而電子墨水本身並不發光(機器本身可以調整背光),多數讀了 3 個多小時也不會覺得疲倦,簡直一試成主顧。


2. 300 ppi 超高解析度

現在多數電子書閱讀器的 ppi(螢幕像素密度)都是 300 ppi,這個數字有多高呢?一個 27 吋 4K 的螢幕,為 163 ppi,而這已經是個讓人窒息的像素密度了。(一般螢幕 27 吋 FHD 螢幕只有 81 PPI)

但主流的電子書閱讀器多為 300 ppi,更可以說是密不透風、細膩如絲的程度,你完全不用擔心粗糙的問題,字體甚至可能比紙本書更精緻。


3. 字體可以放很大大大(精華!)

這個功能對於我這種眼睛不太好的人來說,實在太太太太重要了。由於電子書閱讀器的版面都可以重排,因此要調整字體種類、字體大小、行距,都沒有問題的。

在電子書閱讀器上,我喜歡看很~大的字體,眼睛超級舒服的,而且在外面閱讀的時候也很輕鬆(雖然我都被朋友當老人看);現在我回頭看實體書的時候,讀起來就很不習慣,因為字體真的太小了啦。

如果想要好好對待自己的眼睛,選擇電子書閱讀器絕對是明智的選擇。

今天在捷運上讀電子書閱讀器的畫面,字體超大的吧,爽。
今天在捷運上讀電子書閱讀器的畫面,字體超大的吧,爽。

至於為何不要把手機當作讀電子書的主力呢?我之後會再來討論這個主題(老高語氣)。

不過聰明的讀者應該有辦法從上面幾個優點來思考,為何不建議用手機閱讀電子書,答案會呼之欲出。


結語:花點小錢,買一個全新的學習體驗與改變機會

這麼說或許有點偏激,但我認為「嘗試」電子書閱讀器,真的是每個人一生中都值得有的代辦事項。

你可以「嘗試後」,不喜歡電子書或電子書閱讀器,這完全沒毛病——但至少要試過。

重點不在於電子書閱讀器本身,而這在於閱讀這件事情,實在太有價值、C/P 值太高。

買書的錢怎麼樣都不嫌多,只要你有好好看書,都太划算了;如果一不小心多獲得一個提案靈感、一個職涯的觀點、對一段關係的啟發、或是單純變得更理解世界,都是花錢也買不到的禮物。

而電子書閱讀器就是提供一個「更容易看書」的媒介,因此讓我深深著迷,在此慎重地推薦給各位。

祝福你也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閱讀節奏,透過閱讀成為一個更好的人。

蘭克


番外篇(一):新手入坑簡要指南

看了這麼多,希望你會電子書閱讀器有更多的興趣跟好奇。(雙手合十)

至於說新手要如何入門電子書閱讀器呢?後續我會寫一篇完整的文章來討論,在這邊可以先給個簡單的結論:

    1. 先找幾本你想讀的書:一定會有的
    2. 看看這些書在哪些平台上:是在 readmoo?還是在 kobo?或是其他平台?
    3. 根據你選擇平台,選擇那一家平台的閱讀器:如 kobo 就買 kobo clara 或 forma;在 readmoo 就選 mooink 或 mooink plus
    4. 挑選閱讀器尺寸:尺寸跟價格會成正比,越大台越貴;但也不是越大越好,有些人就是喜歡可以放口袋的大小,這因人而異
    5. 開心的看書吧!

備註:我建議新手不要買博客來的電子書,不然你很大機率會後悔。


番外篇(二):碎片化閱讀會不會效果比較差?又要如何優化成效?

有人會問我說,碎片化閱讀會不會效果比較差呢?我自己覺得多少有一點,畢竟碎片化閱讀,同時段落跟段落間可能又隔了好幾小時,對於資訊整合多少有些損耗,這很合理。

然而這不是阻止我們碎片閱讀的理由,因為不去閱讀就是一無所獲而已。就算碎片閱讀的效果有點損耗,可能從 85 分變成 79 分,也遠遠比 0 分好上 100 倍。


如何優化碎片化閱讀效果?

至於說,要如何優化碎片閱讀的效果呢?

我的建議是:每次碎片閱讀,盡量以一個小章節為段落為單位。我通常也會選擇那種小章節特別多的書,作為碎片化閱讀的選擇。(其實大多數書都有這樣的設計,可能小說會比較少這種小章節的切割?)

然後當某個概念不懂的時候,可以多往前翻,或者利用書籤、畫記等方式,讓自己容易找到舊內容去複習;之後搭配多跟朋友、網友討論書籍內容,多看衍伸討論,知識還是可以很好的吸收的。

當然,如果那本書非常經典,多買實體書來精讀也沒有問題,我個人也很樂於這樣做,誰說書只能買一本的。


衍伸閱讀

8 意見

  1. 我跟 Frank的情況很類似,也是因為電子書而迷上閱讀(可能生來就是科技控?),也在閱讀中發現許多益處。另一個感想,零碎閱讀是需要練習的,當累積的時間增加,反應與聚焦習慣這樣的切換,閱讀的效率會逐漸提高。

    • 謝謝你的分享 : )

      我十分認同零碎閱讀的確需要練習,我也還在修煉的道路上。

      另外其實有研究說電子書好像的確會造成書籍內容的記憶稍稍打折,但我個人覺得還是利大於弊,讀書一定比不讀書好。

      至於打折的部分,可以靠更多角度補足這一塊,讓學習變得更立體。

  2. 備註:千萬、不要、買博客來的電子書,不然你會後悔。

    為什麼不要買博客來的書?

    • 這樣說或許有點太過頭了,不過我的確不推薦博客來的電子書。

      主要原因是因為不可以匯出,然後封閉式閱讀器都不能使用博客來的內容,新手常常會感到困擾。

  3. 真的不要買博客來的電子書==
    可是討厭的是他們藏書又最多
    用mooink發現百年孤寂都沒有有點哀傷
    不過支持readmoo
    畢竟這些出版商是一間一間談出來合作的

    • 苦主出現哈哈哈,我覺得讀者就只能多買幾個平台,這樣書的守備範圍比較理想。

留下一個答复

請輸入你的評論!
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