思考週記

前言:本文整理自 2021.4.27 電子報內容


嗨嗨,你這周好嗎?最近我多半感受到心有餘而力不足,只能繼續咬緊牙關努力。

另外我的 SEO 線上課在下周就要 Hahow 上線了,歡迎你前來逛逛。

那麼今天我想聊聊玩遊戲這件事,也是個相當啟發我的觀念,讓我們開始。


規則明確的小遊戲,代表著什麼?

我這半年有奇怪的興趣,我會去下載各類的小遊戲,都是那種只要看過一次,你就知道怎麼玩的那種小遊戲,我前前後後玩了可能有 30 款,多半是 Voodoo 這間公司設計的。

這類遊戲有的特點,通常就是規則簡單、遊戲快速,兩分鐘能上手、五分鐘可以打完兩局。(然後你朋友會覺得你很廢,玩這種糞 game)

然後,當你玩了十五分鐘後,大概就能感受到遊戲中「best practice」為何物:

可能是要在開局 30 秒內取得某個關鍵資源、或是當對手優勢超過你 30% 之前都還有救(否則就會大者恆大)、可能是只能強化自己特定技能才是最划算的,其他技能一無是處等。

總而言之,你會很迅速的感知到「最小阻力之路」、「最高效率玩法」的存在。

只要順著這條路走,你很快就能升級、遊戲越玩越順、勝率 100%——但很快的,你可能也會玩膩。


最有效率的玩法,未必是最讓人開心的玩法

對於某些我覺得還不錯玩的小遊戲,我會給自己設下一些規則,像是故意不升級裝備,追求遠超標準的高分,替自己找找樂子,延長遊戲時間。

回到我們生活中,由於生活是延續性的,基於過去的籌碼,我們可能真的有「best pratice」這件事。

好比先前讀地政系,所以你該繼續做不動產的工作,這樣才最不浪費;因為先前讀餐飲,所以你該努力讓之前的投資發揮最大的價值,讓先前的投資值得。

這樣當然是理性的,但追逐理性未必能讓你快樂;追求最高效率或許能讓整個市場效率最高,但對於你個人幸福未必能最大化。

就像是玩小遊戲,可能有最正確的玩法,但未必是你必須選擇的玩法。

過去的籌碼如果你還在意,那他對你而言是就是機會成本;如果你不在意,那就可以是沉沒成本。


願不願意,跟能不能一樣重要

先前我請教前輩一個問題:我們應該要努力到什麼程度,才不能算是半途而廢呢?

前輩回我:看你願意努力到哪個程度。

這看似很空泛,但著實拯救了那個當下的我。

現在社會多半追問我們有沒有能力選擇,但很少詢問個人「願不願意這樣選擇」。

或許你可以努力到 120 分,但更重要的是,你想不想努力到 120 分。

或許現在空閒的三個小時,你可以做很有生產力的事情,但你更願意無所事事。


有意願,就能甘願

在手錶社團也時常會有人問:買這支錶,會不會太貴?

有個老手回:「只要喜歡,就不貴。」

很多決定也是這樣,能讓我們開心的決定,不見得是世俗上公認最完美的決定,而是我們自己最喜歡的決定。

只要有意願,就能心甘情願。

要怎麼玩這個遊戲,都是你的個人決定。

祝福你能找到自己最甘願的生存方式,找到一個不需要逃離的生活。

2021.4.27
法蘭克


備註:

1/ 其實開飛航模式,很多遊戲的廣告都會被擋掉(小聲)

留下一個答复

請輸入你的評論!
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