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avicon02

口碑行銷:什麼是口碑行銷?如何透過口碑影響消費者決策?

透過口碑,可以幫助品牌被看到(曝光),可以提升購買意願(種草),可以說口碑如果經營的好,可以全面降低品牌的流量成本、獲客成本。

口碑行銷、口碑經營對於品牌而言實在太重要。

透過口碑,可以幫助品牌被看到(曝光),可以提升購買意願(種草),可以說口碑如果經營的好,可以全面降低品牌的流量成本、獲客成本。

本文一起來了解什麼是口碑行銷、口碑行銷的案例、流程、心理學解釋。


什麼是「口碑行銷」?

口碑行銷(Word-of-Mouth Marketing, WOM),指的是「品牌或產品的資訊,透過人與人之間自然而然的推薦,在社群中擴散」。

簡單來說,口碑行銷就是「東西真的好 → 消費者忍不住跟身邊的人推薦 → 更多人被說服去買」,也就是讓別人替你做免費廣告。

當消費者願意主動把正面體驗分享給親友或網路追隨者,就替企業帶來新的觸及與信任度,而這整個擴散過程往往不像傳統廣告那樣受品牌直接控制,但更加自然。

在 POEM 架構裡面,口碑行銷更偏向是 Earned Media。消費者給的評價、Reddit 討論、社群轉發都屬於 Earned。


為什麼該做口碑行銷?為何有效?

  • 92 % 的全球消費者表示「比起品牌廣告,更相信親友或其他個人給的推薦」;這是 Nielsen 最新《2025 Global Trust in Advertising》報告裡最醒目的數字。
  • 在 Edelman 2025 年《Brand Trust》15 國調查中,84 % 受訪者把「家人朋友」列為取得品牌資訊時最可信任的來源,遠高於 CEO(59 %)或 KOL/網紅(58 %)。
  • 最新整理的 2025 WOM 統計顯示,91 % 的 B2B 決策者首重同業口碑。

口碑案例:印度最大網路券商 Zerodha 幾乎不投放廣告,只靠客戶「介紹朋友」就一路做大;就算後來取消推薦獎金,透過口碑帶來的新開戶量依舊穩定。


從心理學分析口碑效應

社會認同(Social Proof):人天生把「別人都在做什麼」當成安全指標。2025 年研究證實,看到大量正評能顯著拉升衝動購買意願。

信任捷思(Heuristic of Trust):與其相信品牌自說自話,大腦更傾向信任「像我一樣的人」;Nielsen 最新全球調查顯示 92 % 的消費者最信親友推薦。

省時省腦:好口碑提供「不用再比價、也不怕踩雷」的快速捷徑,降低決策成本與後悔風險。

身份與歸屬:產品若成為同溫層的共同語言,購買就是在說「我和他們同一群人」,強化自我認同。

FOMO(Fear of Missing Out)情緒:朋友大讚或限時優惠會觸發「錯過就虧」的焦慮;2025 年實驗顯示,FOMO 訴求能顯著推高即刻下單率。


口碑行銷的兩種形態

自然口碑(Organic WOM):來自真實的使用體驗與自發推薦,例如朋友在聚會上大推某家餐廳。

放大口碑(Amplified WOM):品牌透過推薦獎勵、會員分潤、社群挑戰等機制,刻意加速或擴大已有的討論熱度。


怎麼讓口碑自動發生?

口碑行銷的第一性原理是:讓真實用戶在自願、無腳本的情境下,自然分享一段超出預期的體驗。只有「體驗 × 真實動機」同時成立,訊息才會被信任並自主擴散。

產品/服務必須真正解決痛點、並留有驚喜餘地

口碑不是造出來,而是體驗好到用戶「想講」。若核心價值平庸,很難透過操作逼出口碑。好的產品、服務設計,才是好口碑的前提。

社交動機:給人說出口的「社交貨幣」

人們分享是為了展示品味與身份。設計獨特功能、稀缺元素或能彰顯專業的細節,讓使用者分享時感覺自己更酷、更聰明。Jonah Berger 的 STEPPS 框架將這稱為 Social Currency(社交貨幣)。

情緒與故事性:觸動才會傳遞

高喚起情緒(驚喜、敬佩、幽默)能提升分享意願;將產品價值包進易複述的小故事、創造情緒價值,而非冷冰冰的賣點清單。

摩擦最低的分享路徑

把「讚賞→分享」的步驟壓到最少:

  • 購後 1–2 分鐘即可一鍵留下評價或社群貼文
  • 提供可直接複製的 hashtag/短鏈接
  • 用戶生成內容(UGC)自動同步到官網或電子報,形成飛輪。

口碑行銷的操作流程

  1. 打造超預期體驗:產品+服務必須好到值得被談論。
  2. 設計分享觸發:小驚喜、使命感或限量元素,給用戶「說出口的理由」。
  3. 啟動種子:用試用、活動或奈米網紅點火,把第一批 UGC 帶出來。
  4. 邀請並便利分享:購後 48 小時內寄出評價或推薦連結,附短連結/範例 Hashtag。
  5. 收納到自有媒體:將最佳評論與 UGC 嵌入官網、Email、App。
  6. 付費擴散+迭代:挑最有說服力的故事做再行銷廣告,持續追蹤互動率、轉換率並優化。

口碑行銷應該在哪做?

1. 短影音聚落:TikTok/Instagram Reels/YouTube Shorts

為什麼選這裡?

  • 2025 年有 68.8 % 的品牌把 TikTok 作為首要影響者平台,遠高於 IG 與 YouTube。
  • Douyin、YouTube Shorts 都內建「邊看邊買」社群電商功能,轉單路徑最短。

具體做法

  • 設計可複製的 #Hashtag 挑戰 或「跟拍範本」,鼓勵 UGC。
  • 先把新品寄給 20 位 nano-influencer 做「種草」影片,再由官方帳號二次剪輯、串連評測。

2. 生活型社交電商:小紅書、Pinterest

為什麼選這裡?

  • 小紅書以「真實用戶筆記+商城」聞名,國際品牌如 L’Oréal、Coach 都把它當首要種草渠道。

具體做法

  • 產品先寄給 KOC(Key Opinion Consumer)測評,要求「前後對比照」。
  • 在筆記下方直接掛官方小程序商店;用「留言領試用包」把互動變轉換。
  • 每月公布「真實用戶 Top 10 筆記」,提升參與感。

3. 私域即時通訊:LINE、WhatsApp、Messenger

為什麼選這裡?

  • LINE 在臺灣 月活 2,200 萬,覆蓋 94 % 人口,一天訊息量破 10 億。

具體做法

  • 透過 LINE 官方帳號推「分享給 3 位好友就解鎖 10% 折扣」的 雙向推薦碼。
  • 交易後 24 小時內自動訊息,請顧客點一鍵評分並留下心得。
  • 在群組辦「會員限時團購」或直播開箱,把互動留在自己的私域。

4. 公開評價平台:Google Maps/Yelp/TripAdvisor/Amazon Review 等

為什麼選這裡?

  • Google 佔全球 73 % 的線上評論量,消費者決策前平均要讀 10 則以上評價。

具體做法

  • 結帳後 Email/簡訊放 直接跳轉連結,引導使用者「點星+留言」。
  • 對每條評論 48 小時內公開回覆;好評截圖後再分享到社群。

5. 社群論壇與微社群:Reddit、Discord、Dcard、PTT

為什麼選這裡?

  • 2025 年社群趨勢顯示,使用者更信任「小圈子真實討論」勝過大網紅。

具體做法

  • 在相關子版(subreddit)或 Dcard 板舉辦 AMA(Ask Me Anything),由產品經理親自回答。
  • 建立品牌 Discord 伺服器,讓種子用戶先試用新功能,再分享體驗。
  • 與人氣版主合作「開箱貼文固定頂置 72 小時」,交換折扣或贊助。

口碑行銷與 SEO 的結合點

SERPO 的經營

SEO 經營 SERPO(搜尋結果頁),透過 SEO 優化方法,幫助論壇、部落格、新聞稿,可以出現在搜尋結果頁上,影響消費者的購物決策。

延伸閱讀:《SERPO 技巧:用 SEO 替品牌帶來信任感

把真實評論變成 SEO 排名訊號

Google 在「Reviews Update」已經將「使用經驗」納入演算法;有詳實心得的頁面能獲得額外權重,SERP 顯示星等也提高點擊率。

持續且近期的評價強化在地搜尋

Local SEO 研究證實:穩定新增評論比一次灌大量更能推升 Google 商家排名,尤其影響「附近推薦」排序。

UGC 本身即是內容與外連

部落格留言、論壇貼文、社群分享為網站帶入長尾關鍵字與自然反向連結,Google 認定為「人性化、可信」訊號。

KOL/奈米網紅帶動品牌檢索量

在社群與媒體出現的品牌提及(Brand Mentions)與回連結提升 E-E-A-T,進而拉動整站權威度。這在 AI 時代也會更加有意義。


口碑公司的服務內容

KOL/KOC 網紅整合行銷

從挑選中大型 KOL 到批量啟動奈米、微網紅(Nano/Micro Influencer)做「種草」貼文、短影音與直播帶貨,已是基本菜單。

平台化工具(例如 Stack Influence、Upfluence)讓品牌能一次管理上百位小型創作者,追求大量真實 UGC 與高互動率。

延伸閱讀:《網紅行銷介紹:KOL 是什麼?如何利用網紅搭建行銷漏斗


論壇與社群口碑佈局

仍有業者提供在 PTT、Dcard、Mobile01、各類 FB 社團「種帖」或「帶風向」的服務,並搭配部落客開箱文與新聞稿置入,強化關鍵字搜尋結果。官方網站多用「論壇操作/新聞議題」這類中性字眼對外宣傳。


數位廣告與媒體擴散

口碑熱度拉高後,接著用 Google / Meta / LINE Ads 精準再行銷,把網紅或 UGC 內容二度投放;同時協助上新聞稿、廣編稿,延長曝光週期。


社群聲量監測

像 i-Buzz 這類公司以 VOC 監測系統、Buzz UGC 管理平台追蹤品牌聲量、情緒與議題走向,並產出周報/月報,讓企業即時調整話題或危機應對。


口碑行銷案例

特斯拉:「Refer and Earn」計劃,買家與推薦人都能折抵車款或獲得超充里程,以現金價值換口碑;官網稱「再次證明我們願意把行銷費用直接回饋給用戶」。

Chipotle |#Boorito 萬聖節挑戰:每年 10 月鼓勵顧客「變裝買捲餅」,近年改在 TikTok 發起短影音挑戰,參與者可抽 BOGO 券;2024-2025 檔期再度創下數千萬次觀看與門店排隊盛況。

12312ss


公關 vs 口碑 vs 網紅公司差異

公關公司(PR):以「聲譽管理」為主體,重點在媒體關係、議題設定、危機處理與高層形象,目標是獲得免費(earned)曝光並建立長期信任。

網紅行銷公司(Influencer Agency):商品化的「付費觸及」管道,負責媒合、簽約、審稿與成效追蹤。全球市場 2025 年估值達 325 億美元,Nano/Micro-influencer 佔最大宗。

口碑行銷公司(WOMM / 社群口碑):長期經營用戶生成內容(評論、論壇、社群討論),目標是擴散「自發」好評並鞏固搜尋信任度;在台灣常同時包辦論壇種草、商家評論優化與網紅合作

Frank Chiu
Frank Chiu

SEO 顧問、行銷顧問。協助本地企業與跨國企業導入 SEO 跟行銷方案,包括:雀巢、凱基銀行、大人學、居家先生、IKEA、Vocus 等。

訂閱電子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