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登入
- 註冊
電子報行銷(email marketing)入門心法:掌握真正的名單與訂單
這一篇是我認為電子報行銷最基本的入門觀念跟心態,提供給有興趣進行電子報行銷的朋友參考。

電子報行銷(email marketing)是歐美大力推崇,但相對的,許多台灣的品牌卻不太重視的行銷方法。
而正是我們的大好機會。
為什麼要做電子報行銷?
1. 掌握真正的名單
在 Facebook、IG、TikTok,如果哪一天平台沒落了、或者你帳號被關掉,那麼你就失去接觸使用者的機會。
而電子報行銷(email marketing),所有使用者的 email 你都掌握在手上,而且一般人都不會替換 email,換句話說,你擁有永久接觸使用者的權力——所有行銷人都應該明白這句話的強大含義。
2. 真正觸及你的使用者
在 Facebook、IG……,你就算有 10 萬粉絲,每次 PO 文你都只能讓 0.1%~5% 的人看到,甚至更低。
你似乎擁有粉絲,似乎又不擁有粉絲。
電子報只要信件寄出,儘管也會有部分信件會到垃圾信箱,但你依然能確保有大量的消費者會看到你的信件。
以及 email 有個很大的特點,因為大家會擔心自己錯過重要資訊,多半還是得謹慎的清理垃圾信箱,不敢一次全部清掉。
在過程中,就算消費者沒點你的信件,光是「看到你的品牌」,也是有價值的曝光。
3. 低門檻的網羅消費者
你希望消費者第一次見面就跟你成交,這就好比希望第一次約會就要求婚——彼此都需要更多的時間相處跟理解。
而訂閱電子報這個承諾剛剛好,消費者可以更安全、更低成本的接觸品牌,品牌也有更多機會展示自己的優勢。
如果沒有電子報這個「低門檻的接觸選項」,多數人就是寧願放棄,也不願意跟品牌互動。
小結
電子報行銷是建立自己流量漏斗、客戶管理(CRM)、再行銷管道的方法。
在替網站導流、會員註冊購買的過程中,都有機會讓使用者留下 email 名單。
既然有機會可以收名單,為什麼不收名單?既然有機會拿到名單?為什麼不最大化利用好名單?
對我來說,電子報行銷(email marketing)是必選項,因為不做白不做,有做比沒做好。
電子報行銷的 5 個觀念
以下是入門電子報行銷的最重要 5 個觀念。
1. 永遠尊重你的收件者
所有的收件者,都有權利取消訂閱,隨時都能取消跟你的關係。
因此,請非常謹慎的思考:我現在為什麼要寄出這封信?這封信對於收件者有什麼價值?
我們收取名單,是為了跟對方建立長期的關係。
如果一開始太急躁、太自我中心的提供很多廣告訊息,對於消費者來說很可能就是垃圾訊息。(然後對方就會討厭你)
品牌一定有商業目的,但這不代表我們就需要產出那麼多毫無價值的內容給消費者。
消費者願意訂閱品牌的訊息,代表品牌跟消費者之間一定有交集,一定有品牌能提供的協助。
品牌應該聚焦在這個交集上,而不是這個交集以外的地方。
說的更直白一點,不要提供一般人毫無興趣的廣告內容,否則就準備被消費者退訂。
為什麼被消費者討厭這麼嚴重?
收取名單要花時間,寫電子報也要花人力,而寄電子報更要錢。
結果做完這整件事,消費者不願意買單,甚至討厭你、以後想到這個品牌就覺得煩躁。
這樣太虧了,我們應該避免這件事。
2. 該怎麼促銷?
做電子報是為了做生意,促銷信件是必要的。但促銷不能只是很粗暴的促銷,促銷也分成讓人喜歡的促銷,跟讓人不喜歡的促銷。
促銷要盡可能提升跟消費者的相關度,讓消費者感受到:這個廣告是想幫助我、給我一個機會讓我過得更好,而不是只是想賺我的錢。
儘管促銷信通常會造成一定比例的退訂,但這依然值得嘗試。
3. 電子報是信件,不用太花俏
相較於一般廣告素材,往往追求花俏、漂亮。
但電子報是「信件」,越像是一般信件的廣告信,通常有比較高的到達率,也比較不容易到垃圾信箱。
一般信件有什麼特徵?
- 文字多
- 圖片適量(甚至可以沒有)
- 連結適量(甚至可以沒有)
我們只需要思考:一般寄信給朋友,會提供這麼多連結、這麼多圖片嗎?通常不會。
重要的是內容是否足夠尊重你的收件者,而不是你的排版多花俏、圖片多美觀。
過度花俏的信件,儘管看起來很美,但往往容易被電子報系統判定成廣告信(實際上也是)。
像是下方 Search Engine Land 的電子報就相當的整潔、素雅。
4. 合理的寄送頻率跟時機
相較於一般廣告,電子報廣告會有更高的分量跟存在感,因此被打擾的感覺也會更明顯。
如果非必要,不應該傳太多的訊息,一般品牌一周一封信件,已經是蠻剛好的頻率了。
除非是其他時機,好比:
- 訂閱歡迎信
- 特殊節慶
- 會員生日
- 活動倒數
上述這些特定時機,品牌可以額外主動寄信,但依然要時時考慮收件者的觀感,通常過度寄信後,就會有人馬上退訂,這對於名單的維護並不是好事。
5. 注意個資及發送軟體
有人會使用 gmail 直接將所有 email 名單寄出,這是非常不推薦的做法。
不僅有時候會讓收件者看到別的收件者 email(個資外洩,準備被噴爆),而且到達率、管理 email 都會很困難。
如果有心要發送電子報,作為長期的行銷管道,可以參考 mailchimp、電子豹、benchmark 等專業的電子報寄送服務。
真正影響開信率的關鍵:品牌印象
相較於廣告素材、標題測試,我認為影響長期電子報開信率的是對「寄件品牌的印象」。
用股癌的 Podcast 來說,他的標題幾乎沒有任何資訊量、沒有多少營養,但大家還是會打開,為什麼?
因為有「確定性」,觀眾相信股癌會提供他們喜歡的內容。
回到電子報也一樣,像是當初科技島讀的電子報,大家就是無條件點開來看,因為大家很信任創作者會提供優質內容。
品牌當然較難做到這個程度,但這個誠意跟意識還是應該把握。
把握每次跟消費者溝通的機會,讓消費者有意願把你的信件「撈」出來。
電子報行銷經營技巧
1. 名單要主動汰舊換新
名單要定期「清洗」,刪除長期沒有互動的名單,或主動寄送「重新訂閱確認信」,讓這些收件者自行選擇是否繼續訂閱。
這樣做可以大幅提高整體開信率、減少垃圾信件判定,同時也能降低發送成本(電子報每次寄信都要錢)。
2. 內容細分與個人化
如果名單數量龐大,可以進行區分,例如依照使用者的行為、購買記錄、地區、年齡層等,寄送更符合受眾需求的內容。
像是內容站,如果主題差異很大,可以在訂閱時請消費者勾選有興趣的主題,提升信件的相關性。
例:針對過去有購買過特定商品的使用者,提供該商品的進階教學、相關產品、週邊配件折扣、複購提醒。
3. 提供足夠吸引人的訂閱理由
可在網站、部落格、社群文章等地方放置「訂閱電子報」入口,配合誘因(如免費白皮書、折價券、電子書、表格、模板)。
建立一套「新訂閱者歡迎流程」,分階段介紹品牌與能為消費者帶來的好處與承諾。
4. 使用自動化寄送
透過一些 Email Service Provider (ESP) 的自動化功能(如 Marketing Automation、Drip Campaign),對特定事件(註冊、加購、生日、購物車放棄等)自動寄送郵件,在正確的時間點與使用者互動。
有一些資訊、教學類型的網站,也會在消費者訂閱後,寄送一系列預先寫好的電子報內容,幫助讀者快速了解品牌內核跟好處。
5. A/B 測試
進行標題、寄件者名稱、寄送時間、按鈕文案等各種變因測試,找出最適合品牌的寄送方式。
- 標題太長或太短,對開信率都有不同影響
- 不同寄件者名稱(公司名稱或真人姓名)
- 有放圖片或沒放圖片
- 放幾個連結
- 按鈕的放哪裡、按鈕顏色
- 寄件時間
收件時間與地區優化:依據受眾所在地時區、行為習慣,測試最適合寄送的時間。
- B2B 類型的品牌,平日工作時段寄送可能比較有效。
- B2C 類型,晚上或週末可能開信率較高。
6. 用電子報補強其他行銷管道
電子報在導購和維護客戶關係上非常強大,但社群經營、內容行銷、SEO 等也不可或缺
可以用電子報串連其他管道,例如在信件中導流到品牌的 IG、Podcast、YouTube,或者反向在社群貼文邀請用戶訂閱電子報。
讓電子報與其他行銷管道互相搭配,同時兩邊的內容也能彼此複用。
像是把 SEO 內容稍微修改後,也能當電子報內容;電子報內容修改後,也能考慮作為 SEO 內容,我的思考周記就是此類型。
電子報成效指標
寄出電子報之後,怎麼知道成效?我們可以透過「開信率、點擊率、退訂率、垃圾信件投訴率、轉換率」等五大指標,來判斷你的電子報做得好不好,並進一步優化。
開信率(Open Rate)
定義:
- 開信率指的是「成功送達郵件後,實際被打開閱讀的比例」。
- 也就是有多少收件者願意點進郵件。
計算方式:開信率 = (開啟郵件次數 ÷ 成功送達郵件數) × 100%
意義:
- 反映郵件標題與寄件者名稱的吸引力:如果開信率太低,可能是你的標題不夠亮眼,或寄件者名稱不讓人信任/感興趣。
- 受「寄送時間」影響:你也可以嘗試在不同時段寄送,看哪個時間點的開信率最高。
- 有些系統也有自動化寄信的功能,透過 AI 判斷最適合的寄信時間
點擊率(Click Through Rate, CTR)
定義:
- 點擊率指「成功送達並開啟郵件的人中,有多少人實際點擊郵件內的連結或按鈕」。
- 有些品牌以「開啟郵件的人」為分母,也有些以「所有成功送達數」為分母,只要一開始定義清楚,並持續用同一套標準追蹤即可。
計算方式:點擊率 = (郵件中的點擊次數 ÷ 成功送達郵件數) × 100%
意義
- 檢視內容與 CTA 的吸引力:點擊率若很低,代表內容或行動呼籲(CTA)未能成功激發用戶的興趣。
- 檢視目標對象的精準度:如果寄送對象對內容不感興趣,自然不會想點進去看更多。
退訂率(Unsubscribe Rate)
定義:
- 退訂率指「成功送達郵件之後,選擇不再訂閱的用戶比例」。
- 也就是在寄送後,有多少人點擊「取消訂閱」或「退訂」按鈕。
計算方式:退訂率 = (退訂人數 ÷ 成功送達郵件數) × 100%
意義
- 檢視寄送頻率與內容品質:如果退訂率過高,表示收件者可能被寄送頻率轟炸,或者內容沒什麼價值。
- 避免名單大量流失:若退訂率持續攀升,就要趕快調整你的電子報策略,維持名單的健康度。
四、垃圾信件投訴率(Spam Complaint Rate)
定義:
- 垃圾信件投訴率指「成功送達後,被用戶標記或投訴為垃圾郵件」的比例。
- 如果投訴率過高,郵件服務提供商(如 Gmail、Outlook)可能把你的郵件直接打入垃圾信箱,甚至封鎖你。
計算方式:垃圾信件投訴率 = (被標記垃圾郵件次數 ÷ 成功送達郵件數) × 100%
意義
- 信譽嚴重受損:一旦投訴率飆高,郵件極可能被擋在垃圾匣裡,讓真正想看的用戶也收不到。
- 確保內容與需求吻合:若內容與受眾不合,或寄送頻率過高,收件者就很容易「一鍵投訴」。
- 保持適當寄信頻率與良好內容,才能降低這種風險。
五、轉換率(Conversion Rate)
定義
- 轉換率指「用戶在收到(或開啟)電子報後,實際完成你希望目標行動」的比例,例如完成購買、填寫表單、下載檔案、報名活動等等。
計算方式:轉換率 = (完成目標行動的人數 ÷ 成功送達郵件數 或 開啟郵件人數) × 100%
上述分母可自訂:
- 如果想知道整體收件者中有多少人完成動作 → 用「成功送達郵件數」當分母。
- 如果想知道開啟郵件的人中又有多少人轉換 → 用「開啟郵件人數」當分母。
意義
- 衡量實際商業成果:最終能帶來銷售或行銷目標的達成,才是電子報行銷的核心成效。
- 全流程檢查:若轉換率不佳,問題不一定只在電子報,也可能是著陸頁(landing page)體驗不佳、結帳流程太複雜等。
小結
- 開信率、點擊率:衡量用戶對電子報是否有「興趣與行動意願」。
- 退訂率、垃圾信件投訴率:監測受眾是否因內容不佳或寄信過頻,對你的郵件產生反感。
- 轉換率:顯示最終能否帶來實際價值(銷售或行銷目標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