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avicon02

SEC 分類法:搜尋型、體驗型、信心型商品,行銷方法有何差異?

SEC 分類法從「資訊可不可以被查證」出發,把商品分成搜尋型、體驗型、信心型,直接影響你的定價策略、溝通訴求、廣告內容與通路設計。

為什麼有些商品只能打價格戰,有些卻能靠故事與品牌溢價?為什麼有的服務需要狂打試用,有的只要一句「醫師推薦」就能成交?

這些背後其實都有一條隱形的原則:SEC 商品分類法(SEC 分類法)。

SEC 分類法從「資訊可不可以被查證」出發,把商品分成搜尋型、體驗型、信心型,直接影響你的定價策略、溝通訴求、廣告內容與通路設計。

如果你在做行銷,卻還沒用 SEC 來檢視自己的產品策略,很可能錯失了最省力的成長機會,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SEC 的三種產品分類法。


SEC 分類法是什麼?

SEC 分類法(SEC classification of goods and services)是行銷學與資訊經濟學裡用來描述「消費者在何時、以多大成本才能判斷商品/服務品質」的分類框架。

SEC 分別代表 Search(搜尋)、Experience(體驗) 與 Credence(信心) 三種屬性,它們構成一條依「資訊可驗證性」遞增的光譜。

SEC 分類法就是用「消費者要付出多少成本,才能在何時驗證品質」來描述商品屬性,並據此分析市場結構、定價與管制方式。

Sec Goods


SEC 分類理論來源

Philip Nelson(1970):首先區分 Search 與 Experience 屬性,指出「可在購前驗證」vs.「須購後體驗」對廠商訂價與廣告策略的影響。

Darby & Karni(1973):補上 Credence 屬性,說明當消費者在使用後仍無法驗證品質時,市場易出現道德風險與詐欺行為。


為什麼該學習 SEC 分類法?

1. 快速評估「資訊缺口」與購買阻力

SEC 把產品放在「資訊可驗證性光譜」上,行銷人可立即判斷消費者在「購前、購中、購後」會遇到哪些不確定性,從而決定要補哪一段資訊。

先釐清商品屬性屬於 Search、Experience 或 Credence,可讓品牌「更精準地設計觸點,甚至把商品從高不確定類別往左推移,降低客戶顧慮」。

2. 精準選擇溝通內容與媒體

  • 面對 Experience 商品,行銷人應用沉浸式工具與高信號廣告預演使用情境
  • 面對 Search 屬性,強化規格透明與價格比對
  • 面對 Credence 屬性,結合法規與第三方背書

 Search(搜尋):購前即可低成本驗證的屬性

說明:Search 屬性指那些在付款前就能藉由客觀資訊(規格、成分、價格)完成評估的部分。Philip Nelson 早在 1970 年即指出,這類資訊越充分、搜尋成本越低,市場價格就越趨於競爭——網路比價、API 抓價與 3D 預覽等工具更進一步壓縮了資訊落差。

關鍵特徵

  • 可在購前透過公開資料或實物檢視完成驗證。
  • 資訊取得成本隨科技進步(比價網、AR)持續下降。
  • 核心風險是「價格差異」而非品質不符。

具體範例

  • 筆記型電腦重量、RAM 容量、螢幕解析度。
  • 航班是否直飛、出發與抵達時間。
  • 純金飾品的克數與金價。

Experience(體驗):必須實際使用後才顯露的屬性

說明:Experience 屬性只有在消費或體驗之後才能準確評估,例如口感、舒適度、介面流暢性。為降低不確定性,廠商常提供試用期、無痛退貨,並依賴品牌與口碑傳播。

研究證實,品牌廣告能顯著影響「非耐用 Experience 商品」的選擇機率,因為它為消費者提供事先難以量化的品質線索。

關鍵特徵

  • 購後立即可藉主觀感受或可觀測性能指標驗證。
  • 評價高度依賴過往體驗、UGC 評論與影音開箱。
  • 常見的風險是「效用落差」,即實際使用不符預期。

具體範例

  • 旗艦手機的操作順暢感與手感。
  • 葡萄酒風味、精品咖啡酸苦平衡。
  • 遊樂園排隊與乘坐體驗、度假飯店床墊舒適度。

Credence(信心):儘管使用後仍難自行驗證的屬性

說明:Credence 屬性在消費後依舊難以驗證真偽,消費者需仰賴專業檢測、第三方背書或法律責任。這種資訊不對稱容易誘發「過度或不足服務」與詐欺。

信用品(Credence good)也被稱為「後經驗品」(Post-experience good),在經濟學中,是指一類產品或服務的特徵很難被消費者觀察判斷,即使在開始消費後的短期內。比如維生素片、教育等。

關鍵特徵

  • 驗證成本高於資訊本身價值,或需專業知識/儀器。
  • 風險集中於道德危害:專家可能隱瞞、誇大或收費過度。
  • 依賴法律規範(如 EU Digital Services Act 的評論真實性條款)及第三方認證(ISO、區塊鏈標章)建立信任。

具體範例

  • 醫療診斷與治療方案(病患難判斷是否「過度治療」)。
  • CPU 微架構優化對長期效能的實際貢獻。
  • ESG 碳足跡、永續農產品來源真實性。
  • 汽車維修項目是否「必要更換」與工時合理性。

核心比較一覽

驗證時點:Search = 購前 → Experience = 購後立即 → Credence = 購後仍難驗證。

資訊成本:由低至高。

主要風險:價格差異 → 效用落差 → 道德危害/詐欺。

常見處理方法:比價與規格透明 → 試用、退換貨、口碑 → 法規、專業證照、區塊鏈溯源。

Frank Chiu
Frank Chiu

SEO 顧問、行銷顧問。協助本地企業與跨國企業導入 SEO 跟行銷方案,包括:雀巢、凱基銀行、大人學、居家先生、IKEA、vocus 等。

訂閱電子報